2020-12-23 10:27:15
为提升中层管理者项目成效可视化的能力,促进项目品牌有效传播,由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成都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万博亚洲(ManBetX)承办的成都市社会组织中层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于12月18日开展《项目品牌建设的要素与流程分析》及《项目模式提炼及可视化呈现》线上直播课程。两大课程分别由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的中心组成员、义仓发展网络秘书长闵雄老师,培训项目经理、PMP持证者、培训项目和课程教学设计开发领域的实务工作者杨佳佳老师进行分享。
01
12.18
《项目品牌建设的要素与流程分析》
线上课程学员截图
课程中,闵雄老师主要围绕“找感觉、找理由、找标准、找方法、找入口”五个方面,分享了品牌建设的思维方式、指标、要素及流程等内容。
闵雄老师直播授课
找感觉
——课程之初,闵老师通过多个著名品牌的案例分析引出品牌的内涵:品牌 = 名称 = 印象 = 感觉 = 场景 > 购买理由。
找理由
——洞察打造品牌机构和个人会有哪些机会。闵老师详细讲述了机构品牌建设的出发点、现状以及战略营销STP工具。希望学员能通过工具运用,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实现品牌定位。
找标准
——从资助方的角度看待打造品牌成效指标。品牌建设的标准=谁在购买(特殊性)+品牌的共识(共通性)。共通性即品牌建设的原则,包括可视化原则、传播化原则、规模化原则、有用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和政策性原则。而以资助捐赠方需求为中心,是打造品牌更有成效的决定因素。
找方法
——从整体性角度掌握创建品牌流程与要素。闵老师从品牌项目打造的3个阶段和7个维度方面详细地讲解了品牌打造的特色工作法。
找入口
——操盘者选择品牌建设要素的重点及顺序。闵老师以义仓为例,从社会背景、理论支持、义仓的解决方案和干预策略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项目品牌建设的过程。
02
12.18
《项目模式提炼及可视化呈现》
杨佳佳老师直播授课
下午,杨佳佳老师通过理论分析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讲解项目成效可视化的梳理方法。在理论分析中,老师主要讲解了社会组织不同发展阶段的品牌化建设策略。基于对成都各社会组织的观察,老师将社会组织发展阶段分为了草创期、萌芽期、初创期、快速发展期、规范形成期、变革期。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阶段的社会组织开展品牌化建设工作的要素和能力要求,并提出应对建议。
直播截图
在实操中,杨佳佳老师讲解了一页纸项目介绍的模板,引导大家学习使用变革理论推演项目过程的逻辑及项目宣传介绍话术,说明项目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同时,老师还分析了产品介绍手册的通用构思框架以及相应案例,并提出了包括案例总结、工具包、操作手册和课件包等方式的项目呈现形式。最后通过案例讲解了操作手册的编写思路。
对于本次学习,学员们纷纷反映学习内容很全,干货满满,实操性强,老师讲的也很接地气。